第一章 长安风云(一)(1 / 2)

篡唐 庚新 1652 字 1个月前

武德八年的长安,风起云涌。

在过去的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可仔细再一想,这四年当中,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武德四年,江南平靖。

后梁萧铣灭亡,萧隋朝廷远走南洋。

岭南冯盎宣布归附,房玄龄在洪州纳降……轰轰烈烈的隋末战乱,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便烟消云散。各路诸侯死的死,降的降,李唐江山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泰山稳固。

国内,荒弃的土地,重又开始耕作。

李渊借鉴了李言庆在荥阳郡推行的租庸调税法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着手在全国推行。

在历经两年的调整之后,李唐江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国外,武德四年末,新罗联手百济,决意消灭已曰暮西山的高句丽。高句丽在渊太祚和乙支文德的争斗中,早已不复当年的兴旺。历经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使得隋室江山动荡,可高句丽本身,同样是元气大伤。无奈之下,渊太祚向靺鞨人请求援助。

不管怎么说,这高句丽人虽分离出去,却始终是靺鞨人的一支。

靺鞨人接到渊太祚的求援后,立刻整备兵马,准备出兵援助。不成想杜如晦却在这时候突然发难,命罗士信和刘黑闼两人,兵分两路,向靺鞨人发动攻击。对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李渊并无太多好感……三征高句丽的失败虽然归属于杨广,但对于出身关陇贵族的李渊而言,同样无法接受。武德五年,李渊敕令庐州总管徐世绩出任幽州都督,下辖六州之地,与杜如晦联手出击。同时,又把幽州总管辛文礼调至江南,出任荆州都督。

这看似稀松平常的调动,却又隐藏着无尽的奥妙。

徐世绩在到达幽州后,立刻着手开始对靺鞨人的攻击……同时,李渊又拜杜如晦为辽东抚慰使之职,对高句丽实行怀柔之术。武德六年,杜如晦与乙支文德达成了协议,高句丽割让鸭绿水以东三城之地,以获取李唐方面的物资援助,抵抗新罗和百济的征伐。

随后,李渊敕令杜如晦在辽东设立安东都督府,杜如晦随即成为首任大都督。

同年三月,僚子部俚人被灭亡,宁长真之子宁玄被杀。消灭僚子的兵马,并非李唐治下。这支兵马号龙骑兵,全部是由游散岭南各地的俚人组成。不过,他们受李言庆的雇佣,出兵征伐僚子。随后不待长安做出反应,这支龙骑兵就跨境追击,直扑真腊国。

武德六年末,真腊国叛军被灭,真腊国主遣其子北上长安,递交国书,愿永世臣服。

龙骑兵并没有返回岭南,而是驻扎于真腊国王都,文单城。

对外,真腊国国主宣称,龙骑军是受他的雇佣,接手整个真腊国的防务;而对内,龙骑军则开始大肆扩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龙骑军麾下兵马几近三万人,成为真腊国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但这支龙骑军究竟是从何而来?

长安方面,却是一派茫然……他们只知道龙骑军的首领名叫程度,其副手却是萧隋时期,肆虐江淮的悍匪,杜伏威。

李渊与朝臣在商议之后,最终做出决断。

敕令安南大都督李言庆重置安南都督府,不过其治下由早先的五十四州县,扩展为一百一十八州县。云贵以及僚子地区,尽归安南都督府所辖,李言庆除安南大都督一职之外,又被拜为镇南大将军,麒麟上将,总督岭南兵事,假节钺,上开府仪同三司,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

这一个诏令,等于是承认了李言庆在岭南地区,乃至整个云贵地区的地位。

整个岭南道,尽归李言庆所辖,包括冯盎治下的八州之所,也一同纳入至李言庆的手中。

一时间,李言庆虽远在岭南,可他那岭南王的名号,却在长安洛阳的大街小巷中流传。

虽比不得李建成的太子,也不如李世民的尚书令,天策上将。

但在李唐朝堂之上,李言庆已隐隐与灵州大都督李玄霸持平,更凌驾于诸皇室之上……————————————————————————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那么美好!

如果没有武德七年发生的那一桩事情,人们也许都忘记了,什么叫做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武德七年五月,李渊至玉华山静养,长安则留太子监国。

事实上,李渊对太子,非常满意。

李建成姓情温和醇厚,有长者之风,且处理事情条理分明,朝廷上下对李建成都颇为赞赏。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从长安传至位于铜川县北的玉华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