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大有深意(1 / 2)

官神 何常在 2758 字 28天前

崔百姓想走却没有走成,符合秦侃的利益,符合周鸿基的利益,不过从表面上讲,不符合何江海的利益,不符合邱仁礼的利益。

也…………不符合夏想的利益。

但凡事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崔百姓初来齐省之时,确实是想一心拿下何江海,一心要办一件大案要案。在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崔百姓感觉到了齐省的风大浪高,就准备及时抽身而退了。

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他犯不着冒险。

只是有人不想让他走,他又回来子,还光荣负伤,就让他知道,齐省的风浪,其实比省委之中正面的一系列的较量更大,更猛烈,还有一股隐藏在暗中的汹涌澎湃的力量。

尽管没有在齐省有过从政的经历,崔百姓也知道齐省本土势力的强大,更知道何江海是齐省本土势力的领军人物。

崔百姓前来齐省之前,以为何江海不过是囊中之物,他一出马,必定手到擒来,因为周鸿基十分笃定,说是已经证据确凿,不过是一次例行程序。

既然如此,有唾手可得的政绩为何不要?崔百姓就欣然前来,打定的主意就是一天调查完潘保华案件,三天拿下何江海,然后班师回朝。

万万没有想到,齐省风急浪高,当了一辈子纪委,老了老了,差点被闪了老腰。

被打破了头,崔百姓倒也没有气恼,反而激发了他的好奇,让他改变了初衷,因为齐省的复杂局面,远比他想象中纷乱并且迷雾重重,而他成了几方力量的支点”他留下,有人高兴,他走,也有人高兴。

转念一想”不如借机再留下一段时间,看看各方力量如何异动。他在官场之中沉浮了一辈子,还能被人打破了头就灰溜溜离去,然后没有一点表示?

崔百姓就直接当着夏想的面提出了问题,然后就看夏想怎样回答。

夏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回答了崔百姓的问题:“崔〖书〗记太客气了,就是您不支持我”我也会支持一琳的工作。”

“哈哈。”崔百姓哈哈一笑,他设想了各种夏想回答的〖答〗案,没想到,夏想还是比他想象中滑头,也有真诚的一面,“到底是年轻人,有朝气,和我们老一辈的想法已经完全不同了。”

崔百姓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要说”却最终只是笑了笑。

刘一琳削好了一个苹果,一分为二,夏想一半,崔百姓一半。

夏想也没客气,接了过来,崔百姓笑道:“我和夏〖书〗记共分一个苹果”有趣,有趣。”

崔百姓话里有话,夏想只是点头含蓄一笑,并不接话,因为他知道在老官场崔百姓面前”言多必失,不如不失。而崔百姓借刘一琳的名义表示他在齐省的立场有所转变,夏想也是姑且听之。

话说得再好听也不管用,行动决定一切。因为平心而论,他对崔百姓缺少信任的基础。

不料,崔百姓随后说的一句话”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夏〖书〗记,不瞒你说,今天的打破头事件”表面上是巧合,其实”是有人想把我当成杠杆,不想让我离开齐省。我大概也猜到了是谁下的手……”

崔百姓如果能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到躲在黑暗最深处的那个人,那他还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原以为崔百姓会含蓄地说出名字,不料他只是随口一提,就又不再提及这个话题,而是谈起了刘一琳的成长。

回去的路上,刘一琳回市委,李丁山和夏想同车,有话要说,刚发动时,秦侃突然从他的车上下来,上了夏想的车。

秘书吴天笑只好下车让座,上了秦侃的车。

秦侃坐在副驾驶座,呵呵一笑:“今天我专门服务两位领导。”

今天和秦侃同行前来看望崔百姓,是巧合,也不是巧合。不巧合的是,秦侃本来不用出面看望崔百姓,因为他既不认识崔百姓,又和崔百姓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巧合的是,李丁山提出要看望崔百姓,秦侃正好听见,也主动要去。

夏想就提议一起去。

就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夏想如此安排,自然大有深意,崔百姓一时不明白个中意味,相信不用多久,以他的水平,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有多深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