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所有的朝臣,天下的士子,都会坚定地站在赵无忌一方,而把崇祯看成是不遵圣人之道的昏君,口诛笔伐。
电光火石之间,崇祯心中便有计较,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副沉痛之色,“别人不理解朕,难道连皇后都不理解朕吗?朕岂是那种为了皇叔,而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君?”
崇祯皇帝转过身去,微微抬首,看向天空,在夜色中,他的身影是那么的孤寂,还带着深深的悲怆之态。
“朕之所以生赵无忌的气,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乃是因为,乃是因为,朕做的这一切,其实是在回护他,朕岂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崇祯的背影,充满了不被人所理解的悲愤。
“皇上,”周皇后轻呼一声,突然跪倒在地,“臣妾罪该万死,不该胡乱指责皇上,请皇上责罚。”
崇祯急忙转过身去,快步走到周皇后面前,将她轻轻扶起,“皇后又何罪之有?皇后的谏言,朕岂会不听,只是,只是朕也有朕的苦衷啊。”
周皇后睁大迷茫的美目,不知所措地看着崇祯。
崇祯长叹一口气,随手一甩宽大的衣袖,再度背过身去。
“皇后有所不知,皇太极此番将其兵马分成三路,这三路军中,以鞑酋皇太极所率领的中路军人数最多,实力也最强,更有能征惯战的百战悍卒,八千白甲兵在其麾下,当初朕的良将卢象升,便是死于此人之手……”
说到卢象升,崇祯的声音有些低沉下来,“而挟持了皇叔的那一路兵马,乃是清军之中最弱的一支,为首的三人,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都曾是赵无忌的手下败将。”
顿了一顿,崇祯缓缓转过身来,“皇后,朕让赵无忌去拯救德王,乃是出于对他的回护之意,赵无忌只有六千兵马,如何能敌得过皇太极的数万精锐?倒不如让他择弱者而击之,方为上策,而能否救出皇叔,其实并不重要。”
“朕岂会为了皇叔而折损自己一员猛将?”
“多尔衮兄弟三人被赵无忌接连打败,而今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朕让赵无忌去对付他们,只是单纯的从兵事的角度出发,并无他意。”
崇祯看着周皇后,满脸都是不被理解的痛苦,“朕岂是那种不顾百姓的昏君?只是赵无忌又岂是凶悍皇太极之敌?若他有三万兵马,朕立刻便会让他前去拯救百姓,救万民于水火。”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说到最后,崇祯觉得脸上有点发烫,心中也有点发虚。
周皇后满脸的歉疚之意,“臣妾万死,竟然妄自揣测皇上的心意,是臣妾错了,请皇上责罚。”说到最后,她的美目中已有泪水流下。
崇祯摇了摇头,上前轻轻抱住周皇后,拍着她的玉背,温言宽慰了半晌。
崇祯一面抚着周皇后的玉背,一面暗自也是叹了一口气。
朕这也是没有办法,朕是天子,一言九鼎,无尽威严,难道让自己承认,自己其实是在瞎指挥?让自己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自己是贤明君王,如何会有错?便是有错,那也是属下臣子们的错,而非朕的错失。
越是在这局势危难之际,朕越是要镇静,冷静,承认自己犯错,那岂不是自乱阵脚,否定自己的权威?
朕,不能有错。
所以,错的只能是赵无忌。
周皇后轻轻擦干眼角的泪水,慢慢推开了皇帝,望着崇祯的双眼,脸上满是诚恳之色,“皇上,赵无忌是我大明的名将,臣妾听说,他与满清诸王数次交锋,未尝一败,次次都能挫败敌军。”
“臣妾曾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之上,局势瞬间便有千万般变化,皇上远在京城,虽然贤明睿智,但臣妾以为,对于赵无忌,皇上还是不宜干涉过多,放手让其施为,方是上策。”
“……”崇祯再次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