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二陛下离开朝廷权力中枢的,只有杜如晦和李靖两人,李承乾没有大力提拔自己的东宫属官做到重要职位,也没有大肆的将贞观旧臣贬官,赶走,进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大清洗惯例,而是依然使用着父亲留下来的老臣子和一些年轻臣子,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年轻臣子,他认为这些臣子并没有对大唐不忠心的地方,东宫属官里面也没有多少拥有治国之能的人。
所以李承乾留用了很多能干的官吏,并没有罢黜什么很能干的官吏,即使是罢黜,也是很有理由的,罢黜无能的昏官庸官,加大了御史的数量,带着天子信物四散而出,到处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和为官官声,尤其重点考察政法大学毕业学子官员的政绩和官声,一旦发现政法大学学子官员的不法之事,要比之寻常官吏更加严肃处理。
对于李承乾来说,作为皇帝,他做的已经很多了,他不应该做的更多,做得更多的话,要臣子干什么?诸葛亮就是因为这样才累死的,蜀国为此而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诸葛亮的人,诸葛亮也要为蜀国的衰落担负一定的责任。
不过他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只要他还醒着,他就不会允许自己闲下来,做什么没有意义的事情,他要做的事情,就算仅仅是散步,也是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的,而他一天之中唯一不是为自己做事情的时间段,就是一个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他会专门考校李象和李厥的功课,李厥还很小,考校的内容就是识字,李象要考校的可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人之初,性本善,此言何意?”李承乾正坐在软垫之上,拿着书本,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李象,开口询问。
李象并没有什么犹豫,开口道:“意思就是说人刚刚诞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是纯正的,不会做坏事,也不会违法乱纪。”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询问:“那么为什么人刚刚诞生的时候,是善良的,可是长成人之后,却会做出不法之事?变得不再善良?导致朝廷还要定立法规用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
李象的眼中闪过一道不明意味的光,他咬着嘴唇,似乎有些犹豫,过了好一会儿才做出决定似的,然后开口道:“因为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没有学会人生在世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是想着享福,却不想劳作,所以才会有违法乱纪之人出现。”
李承乾的眉毛挑了挑,李象的小动作他看到了,他不认为在这种时候李象做出小动作是无聊的举动,没有意义的举动:“那么应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
李象这一次很顺利地说出了答案:“兴办学堂,建设蒙学,小学,中学,大学,一层一层的对万民施以教化,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教化完成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违法乱纪之事,天下就可以大同。”
李承乾突然笑了出来,把书本丢在一边,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起来,喝了一会儿,放下茶杯,询问李象道:“那么,你可不可以告诉为父,如果说没有得到好的教化是违法乱纪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读过书受过教化的官员违法乱纪,鱼肉百姓,贪污**呢?他们这样做,难道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化吗?”
李象愣了一下,低着头不说话,似乎也有些说不出话,李承乾追问道:“方才为父询问你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你言辞闪烁,似乎在有意避着些什么,是不是你知道答案,但是不想告诉为父?”
李象连连摇头:“不是的不是的,儿不敢有事瞒着父亲,儿不敢有事瞒着父亲。”
李承乾板起脸:“你肯定知道,但是你却不告诉为父,这样是欺骗的行为,往小了说你是欺骗父亲,往大了说这是欺君之罪!再不说,休怪为父祭出家法!”
李象的脸色变得苍白,显然被家法二字激起了某些不太好的回忆,过了一会儿,李象才犹豫着说道:“是苏叔父说的,苏叔父告诉儿,违法乱纪之事之所以出现,根本就不是教化的问题,违法乱纪最多的,恰恰就是读书最多的那群人,而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反而更加老实,不会做这种事情。”
李承乾稍微有些惊讶,却没想到苏宁会这样对李象传递知识,虽然他让苏宁经常带着李象和李厥玩耍,就有着想要让李象和李厥学习一些苏宁的长处的想法,不过苏宁居然这么早就让李象知道书本知识内里的真相,却有些出乎李承乾的预料。
“那你告诉为父,苏叔父是否还告诉了你这些事情的原因?”李承乾板着脸继续询问,李象知无不言:“苏叔父说,之所以读书读得最多的人会违法乱纪,是因为他们读书的原因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做官。
读得多读的好就会做官,做官就会有职权,有了职权就会滋生更多以前没有过的想法,有人会巴结他们,有人会赠与他们钱货,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因此而腐化,他们就会堕落,得到一点点之后,就会想得到更多,无法自拔。”
李承乾越来越惊讶,继而紧紧盯着李象:“你可明白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