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四月,朱慈烺的招贤纳士之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许多来自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前往中都,以此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了,其中更多的人是想求得从龙之功。
一日,一名狂士在禁垣外大放厥词,言说天武军战力虽强,但天武军的将帅却几乎没有大才。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天武军军士们的愤慨,一些天武军的武将想要将他拿下治罪,可此人的身份却是副总兵,让众将愤愤不已。
有武将挑衅他想跟他过两招,借此打击报复他,却被狂士严词拒绝了,一时间禁垣外喝骂之声不绝。
最终,徐盛从禁垣出来,将他带到了皇城奉天殿。
这名狂士年龄四十多岁,身形消瘦,留着传统文人的长须胡,眼神有些涣散,像是经常沉醉於酒的模样。
狂士见大殿中站满了武将,心中已然猜到这些都是天武军的将军,他却丝毫不惧,认真的对金座上的朱慈烺行礼道:“末将漳州副将茅元仪,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兴!”朱慈烺点点头。
茅元仪的名字他是听过的,此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是喜读兵、农之作,成年后更是熟谙军事,胸怀韬略,对长城沿线的“九边”之关隘、险塞,都能口陈手画,了如指掌。
茅元仪在天启年间扬名天下,当时建州女真崛起,他目睹大明武备废弛,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又历时十五年写成了《武备志》,当时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对其极为器重,将他带在身边督师辽东。
在辽东时,茅元仪与鹿善继、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一起视察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多次大战后金八旗军,收复九成四十五堡,因功升为副总兵,茅元仪还到江南筹集战舰,加强辽东水师建设,对大明的贡献可谓是巨大的。
然而茅元仪仕途坎坷,先是孙承宗遭到阉党魏忠贤的排挤,茅元仪受牵连被削籍,后崇祯登基魏阉倒台复职,不久遭到权臣梁廷栋所忌解职(就是崇祯九年清兵入关时和兵部尚书张凤翼一起吃大黄药求死的那位宣大总督),茅元仪又受辽东兵哗变连累,被遣戍福建漳浦,可谓苦逼之极。
茅元仪文武双全,披甲能作战,下马能写诗,因此为人也颇为狂傲,曾经还纳了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二人为妾,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朱慈烺看过他写的《武备志》,还仔细研究过,书中内容极多,涉及的东西非常丰富,不仅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还记载了西周至大明的各种阵法,配以三百多幅阵图,其中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记载的最为详细。
书中连天文气象的判断方法都记载的很清楚,《武备志》可以说是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了。
虽然佩服他能写出《武备志》,但朱慈烺对茅元仪的狂傲很不满,崇祯年间,他因为呈上《武备志》,原本有功,结果因为态度狂傲,被王在晋等人以傲上之罪放逐。
朱慈烺看着茅元仪道:“为何你说天武军诸将无大才?”
茅元仪呵呵一笑道:“天武军皇家第一师师帅黄得功,作战勇猛,打法强硬,却缺乏谋略!”
黄得功驻守武昌没在,现场没人怼茅元仪,他接着道:“天武军皇家第二师师帅孙应元,有勇有谋,常常以谋智取,但战时却有些畏手畏脚,不够刚猛!”
站在一旁的孙应元见对方评价自己,只是眼皮抬了抬,瞥了茅元仪一眼,便再无动作。
茅元仪又道:“天武军皇家第三师师帅周遇吉,勇谋虽具,却不是上乘,勇不及黄得功,谋不及孙应元,不过他所率部下纪律严如泰山,诸军不如!”
刚刚回来述职的周遇吉站在殿中不语,连抬眼皮的兴趣都没有,脸色无任何表情,仿佛对方说的不是自己。
茅元仪扫了一圈,想看看众将的反应,却发现当事人孙应元和周遇吉完全不搭理自己,只有天武军其他几名武将恼怒的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