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借势(1 / 2)

一位客商,拉着行李箱,走进怡佳酒店大堂,“你们这路啥时候给修修,就坐了个把小时的车,人颠得都快散架了,”前台的妹子笑,“非常抱歉,新路正在勘测中,预计最快一年年后能通车,”

现在的这条路,确实不堪重负,扩建的提议,早就提上了日程。

去县城的路,同样是顺着河,现在是顺着河的左面,因为不少房屋集中建在路边,拓宽的难度和成本太高,县里最后干脆决定,在老路的对面,河的右边新起炉灶,另修一条

柏油路。

为了给满足将来的发展需要,这条路,计划修成双向四车道,届时修成后,应该是县里最宽的一条路。

现在的这七十多公里的老路,全程需用时一个半小时以上,新路通车后,预计能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将极大的提高人员往来和物流的效率。

“给我开间房,不要朝阳的那面,”

“非常抱歉,我们现在已经客满,只能麻烦您去其它的宾馆,您先喝杯水,”姑娘殷勤的给他递上一杯冰水。

“客满?哪这么热(ye)闹?”这位一着急,露出了自己的口音,原来是自东北远道而来。

“确实很抱歉,这两天来了很多媒体界的朋友,暂时没有空房,不过您别担心,镇上其它的宾馆,同样干净卫生,而且您也不用担心他们宰客,”

“媒体界,哦,是你们老板那事吧,”东北汉子笑,“网上的那些人,我看就是闲得慌,”

李志雄那篇文章,带来的最正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镇里的怡佳快捷酒店,持续的爆满,四面八方的记者蜂拥而至,导致一些因为非典过后,赶来谈生意的客户,不得不屈身於那些小宾馆。

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最高兴的是县里的赵书记,然而,这些大小记者们,对县里的一些小算盘,相当不感兴趣,这样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县城,要不是因为一个人的缘故,他们才懒得踏足呢。

几次三番热情招待,周密安排之后,依然没能等到一篇以县里为主角,稍微有些份量的宣传文章面世,县里和宣传部门终於也没有接二连三的拿自己热脸,贴这些大记者冷臀部的兴致,索性不再过问,你们想干什么干什么,反正宣传五里坳,也等於是宣传县里,

不过,他们还是在五里坳,派驻了一位宣传部的干事。

李志雄的那篇报道,带来的另一个后果,估计连他都猜不到。

镇里的那两家卖化妆品的商店,这几天生意格外的火爆,还有那几家发廊,这两天也有不少人排着队在理发。

镇上猛然多了那么多拿着照相机和摄像机的记者,让大家都觉得会有上电视或者报纸的机会,自然得稍稍注意一下仪表——真的,不是为了自己好看,而是为了镇里的形象。

只不过,后来的这些记者,很少都能得到像李志雄那样的礼遇,再也不会有机会请进镇政府的食堂,被镇里的大小干部环绕着款待。

这样的媒体,只来一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难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家,大家顿时觉得这些大牌的媒体,也没什么出奇的,这其实也是市场规律。

盛正又一次带着草帽骑着车沿街溜达。

较真起来的记者真不含糊,虽然他们重点的采访对象,是工业园那边,但街上的商户,和镇里的老住户,也是他采访的对象。

嘉盛那边没什么问题,虽然高志毅和蔡磊依然都不接受采访,但综合大楼的一楼,已经对记者开放,那里被设置成展示厅,工业园的建设过程,和现有的成就,

以及未来的规划,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详细的资料,包括一些视频资料,准备了很多分,随记者们自取。看到那些很高兴的接受记者采访的商户和居民,盛正心里其实多少还是有点忐忑,嘉盛那边有统一的口径,自己这边可没有,他也不敢保证,镇里的所有人,都对政府的工作满意,要是来上几篇负面报道,那不是给自己抹黑吗?

“老黄,”回到镇政府,他看到黄承忠刚好提着瓶水准备上楼,“等等,”

他用草帽呼啦呼啦的扇风,“这些记者的笔杆子可不简单,你说,这么多记者,会不会有人无中生有,或者专门盯着我们一些不足的地方?”

“有不足,我们承认,但是,如果无中生有,我们绝不会跟他们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