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的NEXTDOOR园区,依旧是一副大兴土木的样子,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有了雏形,但也就仅此而已。要是我们国内的建筑同行,园区的建设,现在不说完成80%,至少一半应该已经完工,但是,谁叫美国的这些建筑工人,也都是贵族工人呢?效率,那是绝高不起来。
冯一平难得来一次,建筑公司的几位老板都亲自作陪,随行的还有几位即使在工地上,也同样是西装革履的设计人员。
“冯,按照现有的进度,我们一定能准时的按合同上约定的时间完工,”建筑老板们表示。
看管了国内建筑界的神速,冯一平虽然不满——要知道,园区提前一天完工,自己就能省下不少租赁费用,但却也无可奈何。
美国的工人就是这样,做事不紧不慢,这是他们致命的缺点。
但同时,他们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做事又极有章法,加上专业的建筑公司,拥有各类专业器械,所以工地上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和国内车水马龙,干劲十足,但现场管理又极为随意的工地相比,国外的建筑工地,人少,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一板一眼,而且现场管理极为有序,绝对是两个极端。
一个就像是刚走入职场的年轻人,精力十足,肯干,有冲劲,乐意把工作当事业干,但不太注意小节,而且没经验。
一个是已经浸淫职场多年的老油条,经验丰富,专业,但就是很难调动他的积极性,完全是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的锺。
但是美国这边有一宗好,关於安全的事,完全不用业主操心。
对这些承建的建筑公司来说,如果出了一起致人伤亡的安全事故,那后果,即便不破产,也绝对伤经动骨,因此这事他们比冯一平还紧张。
关於偷工减料这样的事,冯一平也不用担心,如果出了安全事故,那建筑公司多少还有条活路,但要是恶意偷工减料,一旦被查实,那就真没有活路。
当然,也不是说国外就没有这样的建筑商,但是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很高,这样的事还是少有——至少比国内少。
“谢谢各位,”在这个一切讲合同的国度里,冯一平虽然心里不满,却也不好说什么,“各位请自便,我去那边看看,”
园区只有一角已经完工,那就是斯特劳贝尔和马克·塔彭宁的电池实验室。
他这么一说,果然没有一个人跟上来,工地上的工人,已经自觉的把那栋独立的小楼周围,当成了禁地。
这也是冯一平第一次来他们的实验室,他很清楚的看到,旁边特意设置的通风口上,还真有烟熏的痕迹,真有这么夸张?
还真就有这么夸张,刷了门禁卡,进入楼内之后冯一平才发现,这办公室的布局,很专业,外间是控制室,有很多仪器,透过玻璃,能非常清楚的看到里面那间实验室。
看样子,这玻璃肯定也是特制的,因为里面实验室的墙上,真有不少激烈反应后留下的痕迹。
合金做的工作台边,斯特拉和马克,戴着口罩和手套,和助手一起,正在朝一个大框子里“塞”一只只锂电池。
看着里面墙上的那些痕迹,冯一平不太想进去参与,在控制室的扩音器上招呼了一声,“嗨,”
他们抬头一看,斯特劳和马克欣喜的迎出来,“冯,你怎么来了?”
“专程来看看你们啊,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冯,我们看到了新闻,你干得很棒,”斯特拉摘下口罩和手套,热情的跟冯一平拥抱。
“呵呵,那跟你们做的工作不能比,
”冯一平指了指里面,“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有什么进展?”“我们先期做了不少对比实验,结果,还是你的电池,和松下的电池综合性能更好,”
这点冯一平有预料,“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蒋教授反应,他会组织进行相关的改进,”现在自然不好说不用考虑松下的,用自己的锂电池就好。
自己的公司争取给自己的公司配套,这样的业务,按程序来,冯一平也很有信心。
他特意叮嘱过蒋教授这件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