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跟中国一样,当收购方吸纳的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后,需在10日内,向目标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备案,此后持股比例变动每达到1%,就必须向上述机构补充备案。
只不过,和国内不同的是,美国无论美国联邦证券法律,还是各州公司法律,都没有要求在所有权达到特定比例时,强制进行要约收购。
哈斯廷斯焦躁不安的在办公室里走了好几圈,“下面我对你说的话,请一定严格保密,”他俯下身子,直勾勾的、习惯性带着点恶狠狠的意味对财务总监说,“你调集一部分人员,依据现有的条件,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反收购计划来,”
“啊?”财务总监一愣,反收购,这可是大事!
“哈斯廷斯,有人要收购我们公司吗?是提出了意向,还是已经付出了行动?按你这么说,他们是想恶意收购,为什么没有对外披露相关信息?”
“这只是我的猜测,你就当是演习也好,总之,一定制定出一份胜算大,可操作性强的反收购计划来,”
“哈斯廷斯,我需要更多详细的资料,”
和哈斯廷斯不同,美国的很多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并不反对收购和被收购。
因为根据过往经验来看,不管最终成功与否,收购方和目标方,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受益,而且是超常大的受益。
不管目标方在此之前的表现,是否出色,也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在收购事件中,目标方的股东,平均会得到超过13%的超常收益率。
“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没有任何资料,你就当是一次演习,另外,一定注意保密,不要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哈斯廷斯赶走欲言又止的财务总监,他自己依然安静不下来。
太大意!
这项准备,应该从那次跟布坎南在纳帕谷会面之后就做,如果明天,NEXTDOOR就对自己的公司发出要约收购,现在做这个计划,已经太晚。
那么,自己担心的事,明天会发生吗?
他马上又拨了一个电话,“你好布坎南,我是哈斯廷斯,”
他非常留意那边布坎南的反应,那边好像真还有些惊讶,“嗨,哈斯廷斯,你好,”
“我想问,冯先生在不在矽谷,我一直很期待能跟他面谈一次,”
“很不巧,冯先生因为前一阵子工作太忙,从今天开始度假,你放心,我一定向他转告这条信息,”
度假?如果这是真的,那应该算一个好消息,不可能在发起要约收购的情况下,董事长还能出去度假。
“谢谢你布坎南,”
大致知道了冯一平的动向,哈斯廷斯动用了一些关系,向NEXTDOOR的一些员工打听,还向机场求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冯一平真的已经外出度假,今早就已经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外出,虽然不能打听出目的地,不过,有这一点就够。
如果之前还觉得冯一平度假可能是个幌子,那现在绝对不会, 他不可能为了收购一家同在矽谷的公司,不嫌麻烦的跑到外地成立行动中心。
虽然如此,他的心始终还悬在那里,那也许是等冯一平度假回来之后?
想起刚才财务总监听到自己提议后的表现,哈斯廷斯有些泄气,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有多少股东会和他一样的反应?
他清楚,不管是那些个人股东还是机构股东,包括华尔街的那些平常总喜欢对公司的管理指手划脚的股东,只要报价合适,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马上就能让出手上的股份。
可能只有自己,现在经营公司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
这里面依然有百事达的功劳,自从那次主动找上百事达,让他们低价收购不成,反遭讥讽和奚落之后,收购这事,对哈斯廷斯来说,那就是一处不想碰触的痛。
而且他从那时起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奈飞做强做大。
该死的!为什么偏偏盯上我的公司?是我们的业绩表现太好?
不过,他自己对这样的想法都没信心,至少从现在比,自己的奈飞,不管是发展还是前景,还真比不上冯一平创办没多久的NEXTDOOR。
忧心忡忡的哈斯廷斯,又想起那次会面时布坎南所说的话,再一次审视起自己所从事的业务,他说的那个新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他又一次挠头。
…………
冯一平是真没想到,自己贷款这事,带给哈斯廷斯的压力,竟然比带给爸妈的压力还要大。
不过,哈斯廷斯猜得没错,他这次所谓的度假,还真就是个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