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份内容令人震惊的对赌协议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总部签约,对赌的双方分别是最近凭借《侏罗纪公园》和《重返十七岁》声名鹊起的天才少年艾瑞克·威廉姆斯和哥伦比亚-三星影业集团。”
“据悉,艾瑞克·威廉姆斯在拍摄完成《重返十七岁》后,依靠《重返十七岁》的片酬和预支的部分《侏罗纪公园》版税,用了仅仅十五天时间,自编自导了一部长达一百分钟的小成本喜剧《小鬼当家》。暂且不说这部电影的质量如何,仅仅以艾瑞克·威廉姆斯18岁的年龄能完成这项壮举,就无愧天才二字。”
“《小鬼当家》影片经过一番辗转,最终被哥伦比亚高层一致看好,据内部人士透露,哥伦比亚总裁布朗特·科恩先生曾开价一千万美金,欲买断《小鬼当家》的版权,不过艾瑞克·威廉姆斯却拒绝了这份足以让他成为好莱坞最年轻的千万富翁的诱人的报价,反而提出了一份既疯狂又愚蠢的对赌协议。”
文章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双方对赌内容,然后分析了艾瑞克赢得这份赌约的可能性。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是圈内人士,列举了一系列同类型喜剧电影的票房数据,结合《小鬼当家》透露出来的信息,很悲观地得出一个结论,艾瑞克·威廉姆斯输掉这份赌约的可能性在80%以上。
因为《小鬼当家》既没有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也不属于大投资大制作,一般这种类型的喜剧,质量不错的话,也只有少部分能拿到两三千万的票房,大部分都只有几百万票房而已。所以《小鬼当家》破五千万美金的可能性很低。而且那位作者最后以一种阴谋论的猜想确定哥伦比亚也不会‘允许’《小鬼当家》的票房超过五千万。
民众最喜欢议论什么,一种是超越自己太多而完全没有了嫉妒情绪的天才,一种是悲情英雄,一种是阴谋论。
《洛杉矶时报》这篇文章,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将这三个因素融合了起来,一时间群情汹涌,本来由于福克斯对《重返十七岁》前期的宣传,民众已经对艾瑞克产生了兴趣,这点从《侏罗纪公园》稳步上涨的销量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小鬼当家》这颗舆论炸弹突然爆开,将民众对艾瑞克的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点。民众的兴趣就意味着销量,意味着收视率,很快,艾瑞克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十多份采访申请。而有段时间没有联系的杰夫,突然打电话过来,说有人向他们餐厅打听自己的消息,艾瑞克敏锐感觉到,已经有狗仔开始关注自己了。
同时,《洛杉矶时报》的文章发表之后,福克斯和哥伦比亚非常默契地同时在《重返十七岁》和《小鬼当家》的宣传上发力。
福克斯的发行部主管卡尔塔·亨特虽然有些后悔连影片都没有看就草率地拒绝了艾瑞克的《小鬼当家》,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让他很快忘记了这种情绪,与哥伦比亚高层交涉之后,重新修订了《重返十七岁》的宣传计划,两家巨头一起发力,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
……
“安妮,情况怎么样了,我可以回家吗?”躲在安妮斯顿小窝里的艾瑞克看到安妮斯顿开门进来,连忙问道,他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
安妮斯顿摇了摇头,将手中的便利袋放在茶几上道:“我开车从你家经过,发现至少七八个狗仔还守在你家附近,幸好他们不知道我开的是你的车,不然他们肯定会跟上来,太可怕了。”
艾瑞克感叹了一声狗仔的丧心病狂,因为两巨头对《小鬼当家》和《重返十七岁》的大力宣传,艾瑞克在短短一周时间,成了风靡北美的话题人物,甚至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报纸上都出现了艾瑞克的相关信息。艾瑞克前世毕竟是圈内人士,接到杰夫的电话后,见风头不对,就直接躲进了安妮斯顿的小窝里。两大电影公司对他的电影宣传程度已经足够,接下来依靠的就是电影本身的质量。所以艾瑞克也懒得外出露面为狗仔们提供话题,更何况,这些狗仔们不定会写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来。
虽然艾瑞克及时躲了起来,但他依旧在公众面前完全成了透明人,狗仔们采访不到他本人,就把他的从小到大的经历全部挖掘了一遍,英国移民啊,高中的成绩单啊,在杰夫的意大利餐厅工作的经历啊,看得安妮斯顿津津有味,不时品头论足一番。
直到几天后一份八卦小报上出现了他与天才童星德鲁和某个不知名女演员的三角恋,文章作者显然是从《重返十七岁》剧组成员那里得到的内幕消息,因此报纸上的故事写的绘声绘色,如同笔者亲眼所见,甚至做出了德鲁·巴里摩尔之所以戒毒就是为了艾瑞克这种无限接近与事实的推断。由于这篇文章,‘某个不知名女演员’因为吃醋让艾瑞克整整睡了两天的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