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2)

我男朋友超嗲 朱不厌 2213 字 2个月前

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有人趁着古越不在潜入了秦心的病房,害得秦心心脏病发,没能等到手术那一天便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夜晚。

那个人,原本是来找江逢的,但是进了病房后,发现是秦心,气急败坏之下,直接对秦心下手,在动手途中,秦心心脏病发,再也没能醒来。

伤害秦心的人,是个神经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病,事出当时,他处于发病状态。

于是事情之后,江逢没有事,凶手没有事,只有无辜的秦心死于非命。

“秦阿姨算是,代江叔叔受过。”江忻晨苦笑,如果不是那个神经病搞错了病房,死的就是江逢。

然而即便如此,没过一年,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心源,江逢在一次发病中去世。

而本可以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活下来的秦心,却比江逢去世得还早。

江心澄听完一整个故事,沉默良久,久到江忻晨以为他不会开口的时候,突然听到江心澄沙哑的声音:“凶手……还活着吗?”

江忻晨听到这个声音,看了一眼弟弟,余光看到紧握的双手,脸上苦笑更重:“江叔叔死后没多久,那个人,就自杀了。”

那时的古越还没有现在的能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害死秦心的凶手逍遥法外却什么也做不了,而等他能做的时候,凶手却早已自杀而亡。

“死了?”江心澄的声音轻飘飘的,带着一点疑惑、一点茫然,紧握的拳头突然松了。

凶手死了,江逢也死了,一瞬间,仿佛所有的一切,都随着两人的死亡落下帷幕。

江心澄无法想象,听闻凶手身亡消息的一瞬间,古越是怎样的心情。

但是他能想象得到,古越必然不想再和江家有任何的瓜葛,甚至很有可能,因为江逢,而厌恶整个江家。

更别提让秦心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女儿古灵嫁给自己——当年间接害死秦心之人的亲侄子。

他不可能同意自己和古灵在一起。

意识到这一点后,江心澄嘴唇微微抿起,修长的手指不由得摩挲起了手边的木质扶手。

这是他陷入思索后的习惯性动作。

——他当然不打算就此罢手。

虽然他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对古灵的感情到了怎么样一个地步,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古灵的父亲不同意两人在一起,他便立时放弃的话,他也不叫江心澄了。

“心澄……你……唉。”江忻晨多了解自己的弟弟,一看他这动作,立即明白他在想办法,但是当年和这件事相关的当事人都去世了,除非古越的父亲不计前嫌,否则他是怎么也不可能同意古灵嫁给江心澄的。

江心澄抬起眸子,漆黑的瞳孔一片沉静:“哥,你知道,我不可能就这样放弃。”

江忻晨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不认为这件事错在江逢,但是站在古越的角度,如果不是江逢被那个神经病缠上,秦心不会死。

古越这些年对江家的冷淡也是有目共睹,心澄如果执着于此,只怕要受不少阻挠。

但是面对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弟弟,江忻晨没办法劝他放弃,只好道:“这件事,归根到底也只是一场意外,想让古伯父放下心结,不太可能,但是古伯父最疼女儿,如果……”

“不可能。”江心澄想也不想就打断江忻晨的话,“这件事怎么也轮不到古灵替我开口,而且你别忘了,古灵也是秦阿姨的女儿。”

江心澄想到这里,手指微微一紧,如果古灵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会跟着恨自己吗?

古灵缠着古父问了许久,也没有得到具体答案。

江家害死了古母?可是古母不是心脏病发去世的吗?

原主当时的年纪太小了,关于古母去世的记忆已经不是太清晰,只知道只知道母亲当时要手术,没等到手术日,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是古父告诉她,母亲是心脏病发去世的。

但是现在为什么又说是江家害死了母亲呢?

古灵试图问一问系统,然而系统跟死了一样,除了古灵质疑江心澄会不会转世成她的亲人时跳出来扔了个“不可能”之外,再也没出声。

古灵于是打算从江家那边入手。

但是古父知道她在和将江心澄交往之后,对她的行踪看得很严,轻易不让她出门,偶尔出去,也一定要让她带着保镖。

古灵出去也要受到监视,干脆窝在家里不出门。好在家里网还在,古灵还能和小伙伴们对话。

至于江心澄,古灵也想和他说话,但是古父当时的表情太可怕了,而且对江家深痛恶觉。

古灵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找上江心澄。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江心澄。

说句凉薄的话,她和系统签订的契约里,要求只有一项,那就是替原主活下去,在此之外,她只在乎江心澄一个人。

即便古母真的是被江家所害,她也不可能放弃江心澄。

况且从古父的措辞上来看,害死古母的并非江心澄,而是代表江家的掌权者或者江家的其他什么人。

对于古灵来说,这便够了。

只要小少爷还是小少爷,古灵就永远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放弃他。

至于古家的恩怨情仇,古灵作为这具身体的接管者,她会顾及古父的心情,也会扮演好女儿的角色,但是如有必要,她会选择江心澄。

这段时间,古父高度警戒,古灵也没有故意刺激他,打算从小伙伴那里打听一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秦心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医院,只有江家当时在场的的几人和刚刚懂事的小辈知情,老人不可能开口,小辈也唏嘘于秦心和江逢两人的无辜,嘴很严,没有往外说过。

但古灵还是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当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