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 / 2)

回到明初搞慈善 蜀七 2147 字 2个月前

左朱元璋,右张士诚,前面再顶个刘福通,多有安全感啊。

当然了,也说不定刘福通只是想扯面大旗。

不过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香军,也就是红巾军的造反,韩山童的身亡,都象征着元末农民起义的号角已经吹响,天下人都会响应。

从现在开始,元朝朝廷将面临四面楚歌的情境。

林渊这边就会更安全。

“该去检验军队了。”林渊站起来,冲姜桂说,“要一起来吗?”

姜桂:“陪你一起去。”

当林渊迈出步子,姜桂自然而然的站在林渊身后三步的位子。

他看着林渊的背影,脑子有些发懵。

姜桂不是傻人,正相反,他能活到今天,能在坞城靠着一个小吏的身份养活一大家子人,自然有他的生存智慧。

最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以为林渊要的就是一个庄子,一个在乱世中可以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庄子。

后来,为了武器,为了更多的人,庄子一步步的扩建,再后来,为了能在乱世中有一席之地,他们又来到了泰州,拿性命赌了一把大的。

他不敢想林渊要的是什么,但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四弟,真的变了。

原本在他眼中,林渊是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人,没有多少心机,又有一颗善心,这样的人或许适合做个富家翁,但并不适合当个首领。

可林渊一次又一次的用事实告诉他,林渊好像天生就是这块材料。

不知道多少次,姜桂想象以前一样跟林渊并肩而行,却不由自主的退后。

好像以前从来不明确的从属关系,现在变得异常清晰。

姜桂的目光复杂,最终还是捏紧拳头想到: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们都没了退路,他只能紧跟着林渊,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也能成为以前自己只能仰望的大老爷们。

林渊带着姜桂去了练兵场。

如今训练新兵的人只有朱元璋,陈柏松和杨子安。

他以前就观察过,发现这三人练兵的方法完全不同。

朱元璋练兵更讲究纪律,讲究上达下效,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陈柏松则不像是练兵,更像是培养土匪,教他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时候的技巧。

杨子安跟朱元璋相像,但不如朱元璋做的好。

林渊站在点兵台上,觉得这个点兵台修得很好,虽然泰州的兵力不怎么样,但基础设施确实不错,果然是鱼米之乡,有钱就是好。

泰州的穷苦百姓几乎都是他养着的,叫他们去找活干,其实也只是找个借口把粮食给他们。

这些粮食原本就积压在泰州的粮库里,虽然大多数是陈粮,但分量不少。

不然总不能叫百姓们饿死。

岗位也是林渊瞎编乱造的,让百姓们有活干,有粮食拿,他们才能归心。

不然把粮食直接发下去?接下来怎么办?百姓们就干等着没粮的时候继续发粮?

好在今年泰州的粮食也要收了。

关于粮食的压力会小很多,林渊也派了不少商人在收罗匠人的时候顺便收粮,粗粮细粮都行,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都收回来。

还要就是注意海上的商船,有什么新奇玩意,只要跟吃的有关系,也收回来。

毕竟元朝别的不说,商路还是发达的。

著名的马可波罗,就是元朝的时候来的中国,写下了中国遍地是黄金的瞎话。

——也不是算是瞎话,毕竟那时候国外太穷了,普通人现在估计连黑面包都吃不起,很多小国的实际大不定还不如一个村子。

谁能想到,国外一场工业革命,直接把落下的发展时间追平,不仅追平,还超过了。

林渊看着点兵台下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盐民和百姓,他们听说林渊这边从军不克扣军饷,每天都有肉吃,就自己来了,这些人的愿望是如此朴实,估计追求封侯拜相的没几个。

关于伙食的问题,林渊叫人把肉做成肉干,到时候上战场打仗,在热水里煮一煮就能吃。

至于调味料……没有塑料就能麻烦了,不能弄成小包装。

就像要弄成火锅底料那种,也没有足够的能凝结的油。

毕竟他们现在用的还是芝麻油和大豆油,以及花生油,这三种油在普通温度下没法保持凝固状态,林渊就只能让厨子们在肉干上多抹一点盐,也好叫士兵们在战场上不至于嘴里淡出鸟来。

毕竟还有半个月,他们就要出发去攻打高邮了。

拿下高邮难度并不大,但毕竟是第一次正式的军队与军队之间的战争,林渊还是希望能让这些盐民和普通百姓组成军队能够得到点慰籍。

第一次开个好头,以后才能更顺利。

毕竟只是巡视,林渊也没准备训话,看到朱元璋他们正看着自己,就比出了一个继续的手势。

——

江狗蛋是一个新兵,刚满十四,父母卧病在床,家里无米下锅,他听说当兵的军饷比干杂活的更多,就把心一横,对着父母磕了两个响头,背着家里唯一的破布袋子去报名当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