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九州拱卫之势(2 / 2)

宅师 1793 字 1个月前

无论古今,特别是东方这种孝道氛围浓厚的地方,非常重视孝道思想,甚至提出帝王以孝治天下的理论。唐代也是一样,李治一上位,出于孝心,肯定不能薄葬李世民,自然而然地扩大了陵墓的规模。

当然了,如果说李治还是由于孝心,不忍薄葬亏待了父母,在他之后的各个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不断的扩修昭陵,就有很强烈的政治意味了。

武则天篡位,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合法性,自然要下大工夫修陵,以便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李唐东山的继承者,不是什么叛逆。

之后武则天退位,李唐皇室复辟,自然要敬祖修陵,感谢祖宗的庇护,江山社稷才没有落到外姓人手里。

再之后,就是唐玄宗李隆基通过宫廷政变上位了,也接着修陵,稳定民心。等他的皇位坐稳了,这才结束了修陵的工作。一算时间,从贞观再到开元,足足有一百零七年。

一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政治目的,都在不断的修陵,所以昭陵的规模,无疑是唐代皇陵之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珍贵的东西多了,自然吸人觊觎。千百年来,昭陵不知道被盗了多少次,以至于变得十分破烂残缺。一些看起来十分富丽堂皇的景致,多数是后人修复一新的。

此时此刻,在中年人的带领下,方元和包龙图来到了昭陵,打量四周的遗留痕迹,不得不感叹岁月变迁,辉煌不在。

特别是陵墓所在的九嵕山,按照史料记载,九嵕山海拔很高,可以用刺破青天来形容,在它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把主峰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九道山梁起伏,自然有九嵕山之名。

可惜的是,千百年来,九嵕山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山体的形状已经变了模样,已经不复当年主峰孤耸回绕,冈峰横截的雄壮之势。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包龙图摇头叹道:“不料想,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包世侄,好才情啊。”中年人赞许一句,转头就问道:“方世侄,刘川来到昭陵之后,就站在山头眺望四周,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问他有什么收获,他总是笑而不语。现在想想,他好像不是在单纯的研究这里的风水形势那么简单。”

“对了,这昭陵的风水形势,到底怎么样?”包龙图也好奇问道。

“昭陵的风水,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方元一边打量,一边说道:“说好,主要是觉得这里作为龙兴之地,奠定了李唐三百年江山的基础。”

“说不好的,则是由于长孙皇后安葬在其中之后,李世民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要么是互相残杀,要么是性格残暴,没有一个成才的。一番筛选之后,勉强挑选了李治继承帝位,最后却出了个武则天……”

方元侃侃而谈:“从这些状况来看,这里的风水形势,自然不怎么好。”

“那你觉得呢?”包龙图问道:“这里的风水形势,到底好,还是不好?”

“在我看来,就事论事来说,这里的风水形势,应该不差。”方元也不兜圈子,直言不讳道:“综合这里的山形地势来看,这里地处渭北平原,后面则是群山拱卫,还有滔滔的泾水环绕。左右有众山罗列,呈朝拜之势;前方更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

“这样的风水气象,肯定不一般。首先是有山有势,山势之后又有水的环绕。取意背靠大山,稳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

“两侧有较低的山势为护从,起烘托作用。再前面又是一马平川,明堂豁亮开阔,能容千军万马,寓意更是十分深长。”

方元评点两句之后,顺势一指:“当然了,我觉得昭陵风水最好,也是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应该是主峰四周的九道山梁。”

“怎么说?”包龙图连忙问道。

“古代习惯把中国称为九州,九州拱卫天子,天下大同。而九嵕山的九条山梁拱卫主峰,选择九嵕山为帝陵,估计也有九州拱卫,一统江山之意。”

方元轻笑道:“而且从东北望去,山水形势如虎雄踞,首尾酷似。帝王属于龙虎之象,选择在这里为陵,恐怕也是取其形状类虎,威镇天下之意。”

“总而言之,帝陵的选址,从来都是经过反复对比研究,才最终确定下来的,你们觉得在唐初国力上升期,谁敢在这种事情上敷衍塞责么?”(未完待续。(lwxs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