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回忆儿时打架事,拐了腿竟耍蛮横(1 / 2)

沈阳……

第二天才子上班去的稍微晚些,到了办公室李秀娟已经把屋子收拾好。

才子坐下了,打开电脑,鼓捣一会,觉得没啥意思。

他叫上老海到沈阳的几个工地转了一上午。

中午吃过饭,他回办公室准备睡上一觉,以缓解一下昨天的劳累。

当他闭上眼睛时,突然想起来昨天参加小涛婚礼上的一些事情。特别是那个三姑和三姑父让他印象最深。

这使得他又一次回忆起儿子一些事,又一次激起对老丫的那丝丝的爱恋。

说句实在的,他对老丫的愧疚至今也没得到一丝的缓解。那些年他自认为找到了老丫,他的愧疚就会消散。

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找到老丫后的很多事情,现在已经搅得他已经是焦头烂额了。特别是最近这几个月,哈顺格日丽突然间对老丫的敌意是他更是难以应付,最近又加上鲍斯日股冷出现的自闭症,又一次让他分心。

这些也使得他对老丫的愧疚不断的加强,迫使他不得不回忆往昔。

她闭上眼睛,眼前不时的浮现出儿时的一些事来,那些往事就像快放的电影一样,迅速地在眼前快速闪过……。

慢慢地他把这影片定格在一次和同村的小孩打架那件事上。那时也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才子当时刚上初中,夏季天黑的晚,同村的几个小孩子在村头一个空地上玩挑高。也就是在地上用木棍子和高粱杆撘的简易跳高架,孩子们按照顺序跳过去。

这种玩法是张明运想出起来的,他是按照学校运动会上跳高的项目自创的一种玩法。

开始的几天,没几个愿意这样玩,后来由于参与的人多了,其他的人也不断地加入,这种玩法才逐渐的热闹起来。

起初的几天,大家玩的都很高兴,也玩出兴致。

参与其中都是才子、张明运、赵立新和老丫等一些男男女女的半大孩子们。再大点的就很少有人参与了,再小点的却没资格参与,只能在一边做观众。

有一个叫孙德山的,外号叫“拐了腿”,按照辈分才子得叫“拐了腿”小叔。

因为“拐了腿”实际上就是常说的罗圈腿,孙德山的罗圈腿很明显。所以这些孩子们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拐了腿”小学没上完就不念了,整天在家干活,他比才子大一岁。他身体素质也很好,体格比较健壮。

平时“拐了腿”很骄横,性格上又爱酸脸。一般大的孩子很少惹呼他,也没人敢当面叫他的外号。

那天玩跳高时,“拐了腿”却没跳太高,高粱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他就跳不过去了。

由于这个简易的跳高架是用高粱杆和木棍子做的,两根立杆是已经固定好的结实的木棍,横杆是用高粱杆做的。

高粱杆两端掐齐和两根立杆之间的距离相当。高粱杆两端被一条小姑娘用来绑头发的皮套固定在两根木棍上,就形成了这个简易的跳高架。

简易跳高架的一端是一个废弃沙坑,沙坑由于受到了雨水的冲刷,已经不太深了,里面的沙子也很柔软,即使人摔在上面也不会伤着人。

这个玩跳高的场地就在那个废弃的鱼塘边不远处,这里距离村子又不远,大人们又干预不到。加上那时的孩子们也没啥玩的,因此这样的游戏,半大小子和半大姑娘们都愿意来凑热闹。

玩的规则也很简单,谁跳过去了,就可以在另一边歇息,等待下一轮高粱杆的调高后在去跳。跳过去的孩子会感到很骄傲,没跳过去的就得到一边去弄好一根备用的高粱杆,并且站在跳高架边的另一边做服务。站在这边的也就是在本次比赛中已经出局了。只有本次比赛结束,进行下一轮时,没跳过的才有资格重新参加比赛。最后还是没跳过去的,被大家冷落在这一角落里,他们只有当观众和做服务的义务了。

高粱杆每升高一次,每人有三次跳的机会,这三次都没跳过去,就不得跳下一次了。另一边的人由于高粱横杆的不断提升高度,也不断的有人被淘汰出局,被哄到这边等待着下一轮的角逐,最后决出前十名,这轮才算结束。

这个简易的跳高架横杆被皮套固定在两根木头杆上,这样就很不结实,跳不过去很容易把这横杆会撞断。

因此,废弃的横杆很多,不得不补充新的来。

这些新的横杆的来源是从家里或者到别人家偷一些来补充,回去取高粱杆的孩子就从被淘汰出局的人里用抓阄的办法产生。只有回家拿来新的高粱杆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前十名的唯一待遇和荣耀就是不用参与抓阄,免得回家取高粱杆。